本文想谈谈我最近关于三种不同又相关事物的思考:
1. 礼物,相对于商品的存在。
2. 商品,或者说商业。
3. 产品,或者说产品经理要做的事。
人们有形形色色的需求,但满足这些需求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。从个体的角度来说,无数的「求」和「求不得」,好像是生活的基本面貌。但当别人帮我们解决了一些挑战和困难,满足了某个需求,我们就说,这里有「价值」被创造了出来。
但至少我熟悉的世界里,大部分的价值创造其实都是「礼物」的范畴。也就是说,人们出于善意或者机缘,为他人提供价值,并且不求当下的,对等的回报。这种回报有时落实为「随喜」。在大理,「随喜」是很流行的价值交换方式,国内其他地方不常见。「随喜」意味着,你是否付钱,付多少,什么时候付,其实都可以,看看你内心对这份「价值」对你的意义的评估即可。这些方式看似奇怪,但是从佛教内观中心到维基百科,